《学记》中说:“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教师而言,更是需要与时俱进,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学习之心。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近日,徐州市崇信学习七年级处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吸收他人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听课可以发现他人长足,弥补自己授课不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上课前,老师们刻苦地钻研教材,认真地撰写教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听课在于抓住基础,仔细认真,巩固提升,纠错反思。
首先是抓住基础。中考的试卷结构是7:2:1,试卷中70%都是基础题。针对教师讲课中,首先反思对应教师基础题讲授环节。针对于数学学科,教师抓住基础知识点,保证学生数学基础题能够取得较高的正确率。在数学试卷结构中,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题,让学生做一题对一题。对于语文和英语学科,抓住单词和古诗文的背诵,保证学生可以取得基础的分数。
其次是仔细认真。做题在于会而熟,熟而精,精而准,准而快。经过系统复习,学生是能够掌握大部分知识点的。在做历年真题时,学生要仔细阅读题目的主干,把握核心关键词,对题目进行分析。教师要进行满分计划,对于同一张试卷,尤其是学生易错题目,多次重复训练,直到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为止。
第三是巩固提升。学生对于70%的基础题能够掌握,但是也要专研20%的中档题,中档题对于总分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中档题大部分是各种知识点的综合考察,需要把握各科知识点之间的核心联系。比如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余角、补角和角平分线,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平行的基本条件学习中,又用到了上学期学过的内容。这就是新旧知识之前需要融汇贯通,也需要利用注重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巩固提升。
最后是纠错反思。学生都会有错题,而错题也是学生学习之中的宝贵财富。纠错反思是最后一步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针对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主科,各自设置了一个错题本。针对错题,学生要及时纠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进步的动力,每一节课后,听课的老师们都积极评课,及时和授课老师交流、探讨,不仅给予授课老师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让所有参与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听课、评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家敞开自我、各抒己见,肯定了授课中的亮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探索多种途径教学方法,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提升,达成新的共识,高效、快速地提升了科研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的目的旨在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适宜、更优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事间互相学习,实践与反思相结合,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