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动起源——缘起生活追随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去发现事物的奥妙。在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身体上的一个小秘密,捏的粘土作品上有手指上的纹路,因此,孩子们对这纹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指纹”的探索之旅吧!
02 指纹探密——聚焦问题多元解谜
问题一:大家的指纹在哪里?
闫一一:老师老师,我们的手上有好多条细细的线,那都是什么呀?
李子墨:我的手上也有很多线。
孟子悦:手上的纹路那么多,到底哪里才是指纹呢?
马宇晨:我知道!手指上的是指纹,就像蜗牛的壳子一样一圈一圈的。
看来,有些孩子对于指纹在哪里并不是很清楚,那么让我们在自己的手指上找一找吧!
总结:孩子们在仔细观察和讨论中得出了结论:指纹原来就长在我们手指末节的指腹上,每个人都有指纹。
问题二:大家的指纹相同吗?
秦一鸣:老师,我发现我的指纹和诺诺的很像!都是圆圆的!
杨一诺:我的手指太小了,我怎么都看不清我的指纹。
李思瑜:要不我们把指纹从手指上取下来观察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取下来呢?
程启智:我在照镜子的时候,哈一口气在镜子上也可以把指纹取下来。
胡俊辰:玩粘土的时候,可以把我的指纹粘下来。
秦一凡:我觉得可以用胶带,把指纹印上面,然后把指纹取下来。
周玉婷“我们可以用妈妈手机拍照呀,对着手指,咔嚓一下就可以了,再打印指纹就把指纹取下来啦。
孩子们找出了认为可以印出指纹的材料,有镜子、颜料、粘土、透明胶、印泥……并且决定逐一进行验证。
手指在粘土上使劲一按,确实有浅浅的指纹,但是不清楚。
胶带虽然可以帮我取下很清楚的指纹,但容易纠缠在一起。
在镜子上哈气,形成薄雾时,将指纹印在镜子上,雾气散去后,方可观察印在镜子上的指纹,但一会儿就没啦。
经过一系列的验证探索,超轻黏土印出的指纹不清晰,宣告失败。透明胶的指纹比较清晰,可是不容易保存,容易互相黏住,最后一致认为用印泥印出的指纹最简单方便。
孩子们也纷纷用这个方法,将自己的十个指纹都按印在了收集表上。
问题三:指纹有不同的类型吗?
看着收集表上密密麻麻的指纹,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的不同......
周星悦:我刚刚把我每根手指的指纹都印了上去,你看有的像波浪、有的像水滴,都不一样呢!
袁天泽:我的小拇指上的指纹像蜗牛壳,和其他的不一样。
史雨诺:我的指纹也都不一样,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弧形...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
刘开朗:我发现我和爸爸、妈妈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我知道爸爸的指纹是斗形纹。
秦铭昊:我爸爸的指纹是箕形纹,就像一个个的簸箕,跟我的不一样,爸爸说指纹是遗传决定的。
闫一一:我们家里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我妈妈、姐姐都是斗形纹,我的是弓形纹。
秦一凡:我的大拇指指纹是斗形纹,我的爸爸的大拇指是弓形纹。
活动总结:
我们故事的起源是身体中一个细微部分——指纹,却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神秘的探索之旅。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懵懂,到通过调查准确地知道指纹在哪里、指纹的常见类型,通过讨论、想象猜测、自主探究实验,发现每个人的每个指纹都是不同的,指纹受遗传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帮助幼儿不断丰富对自身的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意识,主动探索能力也获得了提升。
03 延伸活动——小动物的指纹和我们一样吗?
我们人类都有指纹,那么小动物会有指纹吗?
知识小百科:
其实指纹这种东西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一般只有大猩猩这类灵长类动物才有,但大自然也有神奇之处:考拉的指纹与人类几乎一模一样。科学家猜测,是因为考拉需要不断地攀爬树木,并且用手掌准确无误地抓果子送进嘴巴里,久而久之考拉的手指上进化出了和人类很像的指纹。
孩子们的活动还在继续······
编辑:李晓晓
初审:闫 瑶
再审:李 晴
终审:盛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