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彭城教育网 徐州校园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是:彭城教育网 > 亲子教育 > 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心幼儿园:生活即教育,区域即生活,一日活动皆课程——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心幼儿园:生活即教育,区域即生活,一日活动皆课程——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信息来自:彭城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03-15 17:22:00    阅读量:21168次
[摘要]:徐州教育:【摘要】“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

  【摘要】“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从一日活动中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法

  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困难的事情努力做”。现在大部分幼儿的依赖性都很强、生活自理能力较为薄弱;3-6岁又是幼儿各方面迅猛发展的重要时期,小班幼儿又是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家园都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及时抓住关键期,科学引导,组织各种丰富的活动,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性,增强自我服务意识。在一日生活中借助游戏不断强化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一日生活活动的不断操作、探究、重复来帮助小班幼儿积累生活自理经验。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大小便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让我们的家长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能力。

  一、利用绘本故事、儿歌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1.利用绘本故事、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增强抵抗力,借助绘本故事帮助幼儿学习自理能是一个很好地途径。开学初,老师就对幼儿进行《我会自己穿衣服》的健康活动。通过绘本内容的谈话以及穿、叠衣服等图片、儿歌的学习,让小朋友看到绘本里小朋友的做法,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学习穿衣服的步骤。在展示环节中发掘做的好的孩子,再让做的好的孩子示范,既是给其他孩子的鼓励,也是一个榜样作用,同时增强能力强的孩子不断学习的自信心,去帮助薄弱的孩子;能力稍弱的孩子也可以进行模仿能力强的孩子是如何穿衣的。又如《大口吃饭的秘密》中循序渐进的提高了幼儿动手吃饭的意识,通过绘本增强了幼儿的就餐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当孩子能自己吃饭,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创设情境:谁的嘴巴像优优一样大呢?谁能像优优一样大口大口吃饭呢?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还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减少大人的依赖。

  2.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加上老师的示范,让孩子认识到自理能力的有趣性,同时学会自理能力的正确方法,让幼儿了解要领、学习基本动作要领。小班年龄阶段,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可以通过模仿让幼儿学习。例如:在洗手的时候念《洗手歌之七步洗手法》: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指缝搓一搓;双手弓握搓一搓;大拇指搓一搓;指尖放在掌心搓一搓;最后一步搓手腕。洗好之后甩一甩,病毒细菌全摔跑,干干净净我最棒!通过儿歌能够让幼儿了解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借助儿歌又能让幼儿了解到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不留脏物;也能够让孩子在等待取餐的环节中巩固儿歌,使幼儿能够更快的学会做一些事情的能力。

  二、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技能

  1.在生活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利用生活区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幼儿自理的能力,培养幼儿为自己服务的意识。提醒幼儿接水的规则,训练幼儿排队自主接水、饮水的习惯,“咕咕能量站”可以助力幼儿喝水的兴趣,培养孩子不断自我服务的意识。幼儿就餐时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良好的用餐礼仪,幼儿在自主取餐时,提醒幼儿用餐不掉一粒米、不挑食、不浪费,比比谁的盘子最干净、谁的桌子最干净、谁的小手嘴巴最干净;吃完饭再把碗勺轻轻的“送回家”;饭后漱口等都是对其自理能力的培养。午睡时,小小鞋子摆整齐是对小班幼儿非常必要的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把鞋子摆放整齐是对其做事有条理重要培养。生活区是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

  2.在益智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便于幼儿更好地探索生活,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我们在区角中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材料:比如:提供拉链、不织布、剪刀、针线,将不织布剪成动物形状,然后从中间剪开,缝上拉链,让孩子练习拉拉链。可以提供塑料材料珠子、细电线丝、粗细不同吸管块、瓶盖、盒子;按珠子的颜色、大小或形状有规律地串珠子。穿好的珠子可以用来装饰各种物体,也可以送入相应的盒子中进行分类。可以提供纽扣,让孩子进行扣纽扣的练习,提高手眼协调性;也可以提供玉米、勺子,让孩子把玉米粒剥下来再用勺子喂给小鸡吃,不但增强了幼儿手部动作的发展,又使其掌握拿勺子的正确方法,提高生活服务能力。也可以提供拼图玩具,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思维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训练,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从而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在角色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扮演生活中的角色, 体验不同的角色类型和生活方式。这种游戏方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对幼儿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角色游戏,这种游戏方式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十分受幼儿欢迎和喜爱。如;在娃娃家给娃娃穿衣、喂娃娃吃饭、扫地、拖地、整理房间等都可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会把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参与过的事情,统统在游戏中通过想象逐步反映出来。再如:平时爸爸妈妈在家做饭,孩子觉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于是就忙着模仿着做饭,做好饭菜就端到饭桌上,开始给宝宝喂起了饭,一边喂还一边说:“宝贝,好吃吗?我们要向小老虎一样大口大口地吃,不能挑食哦。”角色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了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幼儿在区域游戏时,教师应当适时的介入指导,推动游戏有序进行。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些孩子只顾着扮演爸爸妈妈给宝宝喂饭了,他们各自游戏,并没有及时地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整理干净,收拾整齐。此时教师就可以扮演小客人参与进来,让幼儿在角色中就把玩具、物品分类收拾好了,最后再给小客人切水果吃、倒水喝,这样整个游戏流程就“活”起来,真正将生活中的情境搬到了幼儿身边,游戏主题更加清晰、游戏情节更加生动,幼儿不但培养了自我服务的意识,也锻炼了服务他人的能力。

  三、借助鼓励、称赞,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主动性

  1.肯定优点、提出希望,促进幼儿自我服务的主动性

  小班幼儿的性格是胆小、怕生,对于他们陌生的领域大多数幼儿是不敢踏步尝试的,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作为老师要及时看得见,并给与肯定他们,鼓励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比如:幼儿午睡时,能够把鞋子摆放整齐、自己脱掉衣服、自己盖上被子……我们都要很惊喜的对幼儿表示肯定,哪怕是他扣上扣子,但位置扣错了,我们首先给出的应该是:“宝贝,你小手真能干,自己都可以主动扣扣子了,可真棒啊!只是有一个小扣子进错了门,如果你能把扣子送回他自己的家会更了不起,你一一对准,再尝试一下看看。”首先看到的是幼儿的独立意识,及时表扬他、接着纠正。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将不断提高。

  2. 定期评比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

  到了小班第二学期,创设“今天我值日”墙面,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定期评选优秀值日生进行表彰。得到表扬的幼儿更愿意在下次做的更好,对于自尊心强的幼儿,也会激励他们不断向好,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去做值日。再比如:小班的幼儿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就要直接介入游戏,用角色指引他们怎么继续玩,可以让他们模仿老师扮演的角色带来的操作,知道一些游戏的玩法,并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这时,教师就介入到游戏中:“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你是怎样接到水的呢,你能不能教教我们啊?”教师扮演一个能力较弱的一方,引导幼儿为他人演示操作,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当诱饵做出回应后,教师应第一时间肯定并鼓励,同时说道:“你们学会了吗?谁能按照他的做法操作一遍?”又给其他幼儿提供了操作的机会,又能让能力强的孩子找到归属感。每次完成游戏之后,让幼儿简单谈一谈游戏中的经历与感受,既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幼儿分享的习惯,同时增强了其自理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自我服务的主动性,这样的游戏活动可谓一举多得。

  四、通过家园配合,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训练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家园共育,教师应当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家长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凡事包办代替只会让幼儿园的教育归零。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因此,家长观念的转变也至关重要。家园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与进步。为此,我们采取多种途径家园配合,如:微信、公众号、美篇、家园联系栏、半日活动、亲子游园会、线上线下家长会、讲座等活动形式,促进家园配合。从而能够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保持一致,以避免幼儿产生依赖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对幼儿培养后,再与家长沟通时,他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自从离开父母上了幼儿园以后,明显的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事情能够自己去做了,出乎我们的想象!”“感谢老师们的培养,平时是我们包办代替的过多,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家园配合明显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是给我们传递要把教育看成是生活原本应有的东西,不是外加于生活之上的东西。生活是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活原本就是多彩的,而回归生活的教育也必然应是丰富的,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提取教育的元素。所以,教育要着眼于儿童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区域即生活,一日活动皆课程。才能从一日活动中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03

  [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指导纲要[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9

  [4]郑慧英.幼儿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08

  [5]李红.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3.01

刘真真


扫一扫,分享本页


官方活动

ACTIVITY

更多»

优秀作文

COMPOSITION

更多»

视频中心

VIDEO

更多»
  • 纷飞彩龙 动感活力——徐州市杨屯学校特色啦啦操展演
  •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十八岁成人礼暨高考50天誓师活动
  • 看见儿童 遇见课程——案例分享专题教研活动
  • 春满校园 花开成诗——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 在传习里播种文化 在育人中传承文脉——中华优秀文化传习所现场调研 徐州市玉潭实验学校
  • 大手拉小手 一起“趣”奔跑——云龙区彭祖大道实验幼儿园大班亲子马拉松活动

图书推荐

BOOK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