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彭城教育网 徐州校园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是:彭城教育网 > 小学教育 > 【云龙•教研】落实三新四行动 聚焦思辨新课堂——云龙区发现意义儿童哲学性阅读主题教研活动
【云龙•教研】落实三新四行动 聚焦思辨新课堂——云龙区发现意义儿童哲学性阅读主题教研活动
信息来自:彭城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2-22 18:59:00    阅读量:11443次
[摘要]:彭城教育:为深入推进“三新四行动”,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促进教师在语文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不断领悟新课标、研读新教材、适应新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由云

  为深入推进“三新四行动”,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促进教师在语文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不断领悟新课标、研读新教材、适应新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由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以发现意义儿童哲学性阅读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于12月20日在云苑路小学顺利举行。

  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陈莉主任、云苑路小学业务校长张艳萍、陈晨主任、云苑路小学二、三年级语文教研团队以及来自云龙区各校的部分语文教师全程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由陈晨主任主持,首先由冷文静老师带领三(3)班的孩子们以小学阶段第一篇小古文《司马光》为载体展开教学,感受思辨的魅力。冷老师和孩子们通过和孩子们对歌谣、问姓氏的方式引出本文的主人公司马光。紧扣“读”字展开教学——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懂意思、读出变化与思考。在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故事。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开展“小小思辨家”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感受司马光的智慧与优秀品质。

  二年级孙文楚老师执教《孤独的小螃蟹》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孙老师通过展一展、说一说、演一演、辩一辩这样的教学环节,从看—说—演—辩引导孩子更好思考。特别是演一演环节,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和口吻,把书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在语言内化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内生。最后辩一辩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十分精彩。

  观课后,老师们结合两节课例进行了沉浸式的研讨。冷文静老师首先讲述了自己的整体教学思路和上课感受,她提到《司马光》一课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让学生激发起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孩子通过质疑、讨论、发现等方式,引导孩子在课堂上积极思辨,在理解文言文的同时,提升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落实课标中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学生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思考,敢于质疑,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但在教学中前半部分理解句意方面耗时较长,导致最后的思辨环节时间比较紧凑,学生交流的内容不够充分。

  孙文楚老师着重讲解了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分享中她说到:吸取了一度教研和二度教研的优点,结合班级学情,将整本书阅读的特色作业融入进来,重在分享交流阶段阅读体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完善下一步的阅读计划。

  接着,云苑路小学二、三年级语文教研团队的其他老师继续交流分享。郭允鸾、侯若彤老师肯定了冷老师在教学中紧扣“思辨”,在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迸”可以换成“流”吗?瓮就是“缸”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用词的准确。李雪老师、张桐歌关注到对于“群”和“众”两个词的理解,冷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暗藏的差别,“众”里少了光及掉进瓮里的小朋友。这样一问,巧妙而有价值,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为品读人物品质埋下伏笔。

  花晴老师在此基础上补充到:冷老师让学生借助已知方法自学,然后通过师生对话,举一反三拓展群儿戏于林等句子。在语言的使用中,理解关键字的含义和句子的意思,积累句式。郑雅婷老师就课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司马光救人的情境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迁移思考,同时这些孩子离开的原因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张艳萍校长就郑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同时提到了孙文楚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敢表达。但是对于一些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抓住机会及时引导,让孩子们明白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先保证自身的安全。

  周馨垚老师作为整本书《孤独的小螃蟹》的一度课执教者,着重分享了自己的思路,关注到每篇故事中对应的拟声词,拟声词在作品中往往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主动性,在阅读中,以分析拟声词对故事情节的作用,思考他们如何推动故事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作品内容。

  韩倩老师将二度教研课的收获实践与大家继续分享,同时发现孙老师课堂上的亮点,如:课上注重让孩子展示,让孩子站到舞台中央去表扬,道具、演员、旁白皆出色;辨一辩环节,孩子们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随后正、反方唇枪舌战,各抒己见,相当精彩!

  武纹纹老师对课堂中感受深刻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关注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读读、讲讲、听听、演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是一件非常重要和美好的事。

  张宇晨老师针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分享自己的想法: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供理由和证据。姜晴老师则抛出疑问:对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每堂课都出现辩论的形式是不现实的。其实当学生能读进去,并且表达出来就是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戚忱老师对于两堂课也提出了新的思考,引发更激烈的讨论。

  云苑路小学郭丹丹主任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项目——儿童哲学性阅读发表自己的观点,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理解文本内容,走进学生的视角。辩论并不是课堂上体现思辨过程的唯一途径,推理、论证、判断都是思辨性阅读的一种方式。例如,对于司马光品质、是非、价值观的判断与分析,也是思辨性阅读的体现,而且团体探究也是开展思辨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提到《孤独的小螃蟹》的思辨题目的设定,郭主任继续补充:讨论已经发生的事情,帮助别人和伤害自己并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是必要选择,可以再结合学情继续商讨。

  接着,各校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实践继续交流感受,青年路小学的刘培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华润小学的张余老师结合之前在校内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交流阅读推进课应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扎实落地;彭祖大道小学张璐老师和汉风路小学王雪珂老师结合课标和课例,交流了自己的收获。在座的老师们汲取经验,互相学习。

  最后,陈莉主任充分肯定了云苑团队扎实的教研活动,认真的教研态度,并对两节课进行点评、总结。陈莉主任围绕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人文要素“感受美好的品质”以及语文要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对课例进行点评,指出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故事中,发现思维品质,提出新的思辨问题:“为什么司马光会做出持石击瓮的判断?”在思辨中还原思维过程,在追问中交流感受。同时,对于《孤独的小螃蟹》整本书活动开展,陈莉主任补充到这本书是一个故事合集,阅读推进课要关注整本书内容的整合,将相似的故事放在一起感受、交流,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既承载了培育“理性的阅读者、负责任的表达者”的育人功能,又包含着“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的育人方式转型。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以彰显“用语文来育人”的价值。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研讨活动是一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宝贵尝试,它鼓励着我们走出惯性思维,创设思维课堂,提升师生思辨能力。让思辨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让思辨成为穿透课堂的力量!同时,云龙区的所有教师会继续深耕“四学”课堂,不断深入研读新课标,提高专业能力,砥砺前行!

撰稿:郭允鸾/武纹纹

供图:韩茹

审核:陈晨


扫一扫,分享本页


官方活动

ACTIVITY

更多»

优秀作文

COMPOSITION

更多»

视频中心

VIDEO

更多»
  • 纷飞彩龙 动感活力——徐州市杨屯学校特色啦啦操展演
  •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十八岁成人礼暨高考50天誓师活动
  • 看见儿童 遇见课程——案例分享专题教研活动
  • 春满校园 花开成诗——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 在传习里播种文化 在育人中传承文脉——中华优秀文化传习所现场调研 徐州市玉潭实验学校
  • 大手拉小手 一起“趣”奔跑——云龙区彭祖大道实验幼儿园大班亲子马拉松活动

图书推荐

BOOKS

更多»